> 当代文学论文 > > 探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方法
当代文学论文

探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方法

摘要: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优选范文8篇之第七篇:探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方法 摘要 :当前,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呈现边缘化与小众化的特点, 这是翻译学界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文章将目光聚焦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试着缕析尊重原着与服务读者、意识形态与文学
关键词:探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路径,方法,语言文学,本科,毕业

美国总统来了,体操美女不幸爆菊而亡,粉小狞微博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优选范文8篇之第七篇:探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方法

  摘要:当前,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呈现边缘化与小众化的特点, 这是翻译学界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文章将目光聚焦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试着缕析"尊重原着"与"服务读者"、"意识形态"与"文学审美"、"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三组关系, 探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方法, 以期能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一种参照。

  关键词:尊重原着; 文学审美; 意识形态; 民族性; 世界性;

  文学性是文学的根本特性。以文学性为导向, 研究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 把中国文学放置于世界文学的语境里, 对于建构中国文化的对外话语体系, 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文学到底可以走多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本文通过缕析"尊重原着"与"服务读者"、"意识形态"与"文学审美"、"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三组关系, 探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方法, 以期能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一种参照。

中国文学

  一、何为"文学性"

  文学性, 文学的特性, 是文学之为文学的先决条件。那什么又是文学呢?作家钱钟书先生认为, 文学具有丰富的内涵, 不同的人对文学的理解不同[1].从这个意义上讲, 探究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 我们有必要就中西方世界对"文学"及"文学性"的概念进行界定。中国文学强调文学的抒情和叙事功能, 注重文学的情感和思想表达, 特别是注重对人的主观情绪化表达;西方文学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对文学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等元素的探索, 并注重对个体及人的本性的研究。它们既有不同, 又有共通之处, 都强调文学的语言、结构、情感和审美特性, 并善于张扬和追求作家的个体经验。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着眼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的角度, 注重从中国文学的实际出发, 强调对文学母语国家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言说的"文学性", 是一种具有普遍文学意义与价值的特性。它既是作家思想情感的再现, 也是作品艺术形式的彰显和艺术张力的建构。它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历史发展的个性问题, 对文学性的定义虽有不同, 但大同小异。总的说来, 在翻译传播的过程中, 消除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读者和研究者表现出对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作家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认同。这些文学作品, 之所以取得成功, 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念。一是具有文艺应该呈现和渗透的普遍的人性价值观;二是致力于追求文学的审美;三是与作家在精神和情感上实现真正的契合, 从而对作家的个体经验和文化进行体认。

  二、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文学性"坚守

  当前,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呈现边缘化与小众化的特点, 这是翻译学界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当代学者刘江凯提及, 他用书信的方式与多名海外学者就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问题进行沟通[2] (P45-50) .在问及"请列举一下2008年以来读过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时, 华盛顿大学教授伯佑铭答道:"没有读过中国任何作品", 但补充道:"我的阅读名单取决于在中文书店里比较突出位置的那些作品。"[2] (P45-50) 伯佑铭教授是一位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学者。从某种程度上讲, 他的阅读经验是我们窥视中国文学海外研究的一扇窗口。这样遇冷的局面, 让我们不禁发出疑问:中国文学何去何从?何以改变当前的尴尬境遇, 何以与世界文学实现互动。问题的答案, 还是要回到中国文学自身去。中国作家莫言、苏童、余华、铁凝、阎连科等都在不同层面表达了对文学作品品质的关注与强调。在笔者看来, 中国文学自身品质, 最重要的是"文学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以"文学性"的角度, 探究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路径, 并不是否认传播规律、市场特性等因素, 将"文学性"作为唯一的突破口, 而是借助"文学性", 窥视与分析中国文学在作者-译者-读者、国家-市场-出版商等诸多因素相互交互作用后, 可供参考且有效的对外译介和传播的方法。那么, 在翻译的过程中, 如何坚守中国文学的"文学性"呢?笔者认为, 需要厘清以下三组关系。

  (一) "尊重原着"与"服务读者"

  从翻译理论出发, "归化"与"异化"问题的落脚处, 无疑是辨析和理顺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3] (P35-37) .如同杠杆理论, 平衡的关键在于译者。译者是既要忠实于作者, 又要服务于读者的"一仆二主。"[3] (P35-37) 毋庸置疑,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 前提条件必然是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与跨文化翻译能力"[4].除此之外, "尊重原着"是中国文学特质得以保留的最直接和最佳方式。作家余华指出, 要想让中国文学在翻译的过程中, 接受"内科式治疗", 而非"外科式手术", 译者就必须灵活地"尊重原着"[5] (P58, 60-63) .但这似乎与获得目的语国家的读者的青睐背道而驰。

  "尊重原着"与"服务读者"的关系, 译学界曾有过这样的讨论。有学者认为翻译家葛浩文对中国文学"连译带改"的方式, 是对"忠实于原文"的翻译观念的违背。葛浩文翻译作品的成功, 说明了译者不应该一味地忠实原文, 而应注重读者的审美需求和阅读期待。用这样一种认识去简单地、片面地理解葛浩文的翻译是违背了翻译理念, 或是认为翻译作品更多的是要满足读者的需求, 都是错误的。实际上, 通过透析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翻译的成功实践, 不难发现, 删除章节与改动语句, 是在与作家反复沟通, 理会其思想意念后的"手术"效果。我们认为, "尊重原着"与"服务读者"并不矛盾, 二者具有"高度统一性"[6] (P50-53) .尊重原着, 一方面, 要求尽可能地保留原着的语言韵味和逻辑结构, 在目的语的衬托下, 尽显输出语国家的语言和形式张力;另一方面, 要求忠实地表达和传递作者的思想意图。忠实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形式层面, 而应该在思想意义层面, 或者说, 我们遵循的是一种"审美忠实"[7] (P6-17) , 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服务读者", 顾名思义, 一切为读者服务, 更加注重读者的审美感受, 不但需要要求在语言层面符合目的语国家的读者的阅读习惯, 而且需要考虑读者的兴趣爱好。有鉴于此, 要想平衡二者的关系, 译者的翻译能力和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之所以会出现对葛浩文翻译片面化认识, 抑或是"外科式手术"的翻译, 实则是译者责任感的缺失。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漫长路途中, 寻找和培养有能力、有责任感和有情怀的译者, 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 "意识形态"与"文学审美"

  从传播意义上讲, 意识形态分为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译者的个人意识形态两种。就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意识形态操控, 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译者为了迎合和满足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形态、读者接受习惯和阅读视野, 有意识地选择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二是赞助商或是出版社遵循市场规律、传播规律或是文化规律, 有意识地选择翻译文本和译者。意识形态主要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文明、文化等领域和层面, 它更多地被贴上"政治""历史"的标签。而"文学审美"强调的是文学回归作品自身, 让读者更多地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故事情节、思想情感等。重政治而轻审美的倾向, 历来是中国文学伴随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产物。据了解, 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关注, 目的性明确, 即是透过中国文学了解中国社会。随着中国社会地位的提升, 中国国际形象的凸显, 这一倾向正在慢慢地转变。

  细细分析, 不难发现: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审美期待伴随着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大抵经历四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 来自对古老的东方文明的着迷, 他们希望透过中国文学了解遥远的东方世界的一切新奇的事物;第二阶段, 来自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憧憬, 他们希望透过中国文学了解中国的政治社会现状;第三阶段, 来自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向往, 他们希望透过中国文学窥视中国人的心理与精神状态;第四阶段, 新时期的中国, 来自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惊叹, 他们希望透过中国文学真正地了解中国人的内心, 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

  汉学家葛浩文曾就西方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接受提及两点原因:一是为了通过他们的作品来了解中国当代社会;二是为了欣赏作家们的文学才华[8].从这个意义上讲, 由"意识形态"转向"文学审美", 是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过程中, 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意识形态"与"文学审美"既不是对立的, 也不是统一的。从读者视角出发,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阅读期待不同, 因而选取的审美视角不同。把二者对立起来, 抑或是把二者完全分割开来, 都是错误的。我们相信,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文化与文学影响力的提高, 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世界各地的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必将逐步聚焦于文学本身。正如翻译家韦勒克所说, 一部优秀的文化产品"必然具有丰富的和广泛的审美价值, 必然在自己的审美结构中包含一种或多种给当代和后世以高度满足的东西"[9].

  (三) "民族性"与"世界性"

  随着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获奖, 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激发了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兴趣。他们不禁感叹中国文学为什么可以取得成功, 为什么可以走向世界。据统计, 莫言、余华、苏童等作家的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 网络平台《武侠天地》也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读者, 点击率惊人[10],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可能性。所谓个体的, 就是民族的, 所谓民族的, 可以是世界的。一方面, "民族性"强调中国作家以独特的个体体验或是集体行为书写, 彰显中国文学的独特的艺术内涵;另一方面, "世界性"又要求中国文学打破疆域, 寻求一种通往世界之林的制胜法宝。一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概括,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11].

  与此同时,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 具有普遍性和包容性, 它蕴含将全人类凝聚到一起的深刻哲学内涵。这里有爱的表达、真情的流露、人性的光辉等, 不一而足。将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联系起来, 人性的普遍性无疑是桥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作家莫言是一个从"个体化"书写, 上升到民族化的情感抒发, 进而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究其原因, 归根结底来自共同的文学价值观, 即是文学艺术展现普通的人性价值观。莫言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谈道:"中国文学要想真正地获得读者的青睐, 必须打破过去局限的立场, 站在人类共同的立场上, 去表现普遍的人性。真正世界性的文学作品必须表现普遍的人性, 才能引起世界各地读者的共鸣。"[12]对于中国文学而言, 要想真正地征服海外读者, 真正地占据文学市场, 就必须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就必须以人性为出发点, 突破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和不同文明的界限, 引起精神的共鸣。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几组关系的缕析,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一部真正具有"文学性"的作品, 必然是一部散发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这种魅力具有一种跨时代、跨国家、跨个体的穿透力。具体而言, 它蕴含以下四个方面内涵:一是具有语言与形式、结构的美感;二是还原作家的个体经验;三是拥有非凡的虚构和想象能力;四是具有"文学即人学"的高度, 即是强调人性的内核。所谓中国文学的特质, 从本质上讲, 是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核心要素。探讨中国文学在国外译介与传播的文学性问题, 归根结底探究的是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永久发光的根源以及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 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互动交流, 必须以"文学性"为支撑, 也唯有以此为根基, 才能真正实现文学互通、文化互动、文明共建。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
  [2]刘江凯。通与隔---中国当代文学海外接受的问题[J].文艺争鸣, 2012 (6) .
  [3]孙会军, 赵小江。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读者之前的三元关系[J].中国翻译, 1998 (2) .
  [4]马会娟。中国文学应该由谁来译[N].社会科学报, 2018-08-23 (5) .
  [5]高方, 余华。尊重原着应该是翻译的底线---作家余华访谈录[J].中国翻译, 2014 (3) .
  [6]高方, 池莉。"更加纯粹地从文学出发"---池莉谈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J].中国翻译, 2014 (6) .
  [7]刘云虹, 许钧。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外国语, 2014 (3) .
  [8] 葛浩文。从翻译视角看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2-24.
  [9][美]勒内·韦勒克, 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
  [10]王宁。文化翻译"走出去"的传播路径与策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01-08.
  [1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10-15.
  [12] 着名作家莫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须表现普遍的人性[EB/OL]. http://www. chinanews. com/cul/2011/06-25/3136866.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