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摄影美学论文(强烈推荐范文10篇)
音乐学毕业论文

摄影美学论文(强烈推荐范文10篇)

摘要:摄影美学是研究摄影艺术中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 摄影美学论文 范文,一起来探讨一下摄影美学论文如何写作。 摄影
关键词:摄影,美学,论文,强烈,推荐,范文,10篇,

laceviar,五爱新闻网,terriblely

  摄影美学是研究摄影艺术中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摄影美学论文范文,一起来探讨一下摄影美学论文如何写作。

摄影美学论文强烈推荐范文10篇之第一篇:数字化时代的摄影技术与传统美学的融合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开展,摄影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摄影创作也更加自由,更加开放,但这也对于传统的摄影观念以及传统美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基于此点,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数字化时代中的摄影技术与传统美学进行融合,进一步推动摄影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摄影技术; 传统美学; 融合意义; 数字化信息技术;

  随着当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动,现代社会的摄影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升级,增加了摄影题材以及创作领域,同时也对摄影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要在操作技术上达到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加入一定的美术与思维,将摄影的特性以及创作规律展现出来,使创作的摄影作品更加新颖,更符合当前人们基本要求。

摄影美学

  1 摄影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1.1 摄影新技术

  从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速度不是一般事物所能比拟的,从第一幅摄影作品《窗外世界》到数码相机的全面应用,其发展都是结合时代所具有的特征而进行的。摄影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生活中的"瞬间美学",运用镜头来定格生活中的美。随着数字化在各行业的全面应用,摄影技术可以将生活中的美拍下,再进行后期处理,利用一键化技术。在当前社会中,随着小视频为主的娱乐平台逐渐成为当前年轻人的主要消遣方式,这也将摄影技术带上一个新的平台。

  1.2 数字技术在摄影中的应用

  近年来,数字化摄影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图片后期加工与处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类似上述的争议与讨论。虽然对于新闻摄影界对于所谓新闻图片"客观性"的定义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信息化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客观性与艺术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变革与挑战。因此摄影师如何清晰地设定了后期加工的客观性,同时也给读者展现了视觉艺术的魅力,则成为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新闻纪实摄影的重要议题之一。

  2 在摄影技术中融合传统美学的意义

  2.1 丰富摄影美学语言

  在当前科技飞速的发展中,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移动终端与摄影技术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分享,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以及审美情趣,传统美学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发展。网络社交媒体可以为摄影作品的传播提供很好的平台,这就有利于摄影技术与传统美学相结合进行传播,对传统美学来讲是一种极大的推广,同时也能够丰富美学语言。

  2.2 将传统摄影美学引向大众化

  随着摄影技术的全面开展,将传统美学因素融入摄影作品中表达出来已经十分常见,这也使得传统美学更加趋向于大众化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些平民化的器材对生活中的美进行抓拍,将其记录下来,为生活、家庭、城市进行摄影,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塑造一个另类的美,这一方法也被广大社交媒体所认可。经不完全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中均成立有摄影俱乐部,尝试用手机进行拍摄。"手机摄影"也逐渐成为当前摄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在渐渐地将传统美学引向大众化。

  2.3 丰富摄影艺术家的创作表达

  科技与传统进行融合、碰撞时,总会产生一些较为璀璨的东西。在将新时代的摄影技术与传统美学进行融合时,就会增加摄影家的创作思维以及方向,提高摄影所表现的美学效果。在我国著名摄影家钟维兴的作品《天地玄黄》中,其作品更具有神秘色彩,将观赏者带入到蛮荒时代,赋予了摄影作品一种传统美学的色彩。这样的例子不尽其数,都是在摄影作品与传统美学进行融合的前提下,很好的扩宽了摄影师的创作思维。

  3 新型摄影技术与传统美学相结合

  3.1 结合现状

  将传统美学融入到摄影技术中来,虽然在当前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但这一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在当前社会。早几年前,就有摄影家尝试将传统美学与摄影进行融合。例如,国内著名摄影家洪磊,是首个将中国传统艺术与摄影相结合的摄影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主要代表作为《中国盒子》,其摄影作品中所具有的一种古典美是史无前例的。

  3.2 发展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带动了摄影技术的全面发展,同时,摄影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摄影共享平台的建成,各类平台也加速了摄影作品的传播。在当前社会中,人们通常利用一些社交软件进行对摄影作品的传播阅览,其可以保证摄影者与鉴赏者之间及时的交流,相互讨论摄影作品的特点等,但对于鉴赏者的专业水平无法保证。这也是当前摄影发展与摄影共享平台之间的矛盾存在,平台可以为摄影者与鉴赏者提供更为便捷的交流方式,更好的传播传统美学,但正是由于平台的便捷性,也导致传统美学被大众审美文化所冲击。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动,摄影技术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无论是从传统到数码,还是从单一呈现到多元综合,但其核心体系仍未改变,都需要摄影师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关注摄影的内容以及其展现的方式。而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摄影新技术发展的同时,吸取传统美学的精髓,继而提高摄影内容的实际展现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璜。摄影收藏:2015年度报告[N].经济参考报,2016,(26)第012版。
  [2]王燕,程慧。刍议如何形成中国摄影作品的城市[J].新闻知识,2016,(08)。
  [3] 中国摄影作品的城市[J].新闻知识,2016,(08)。

摄影美学论文强烈推荐范文10篇之第二篇:摄影意境理论的美学品质研究--意境实践视角的阐释

  摘要:意境的审美意识,不仅代表着摄影意境理论的美学品质,也是其理论立足点。摄影意境理论源于传统的虚实相生的审美观,由此形成的审美和创作的意识体系是东方或中国的,其解读也是意象性的,从而避免了西方美学的局限性,使得体悟的理解审美意境成为了可能。摄影意境理论是以社会历史和生活行为的现实为基础,追求"天地大美";它要求其美学意义集中在审美类型蕴含的意境品味的辨识上,以指导审美和艺术实践,从而获得意象在现实文化特定场域中的新意。摄影意境理论的美学品质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意境实践中,所涉及的概念、范畴也都显见于意境实践的过程,这些也都是其审美品质的内容和组成,并决定了意境理论对于世界美学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摄影艺术; 意境理论; 美学品质; 意境实践;

  摄影意境理论的美学品质源于中国美学理论的视野,以社会历史现实为基础,以审美和艺术行为范围为界域,以摄影意境为基础框架,以形成整体性、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论,其范畴除意境之外,还包括品味和风格等核心概念。

摄影美学

  摄影意境理论既传承于中国文化美学的传统,也立足于中国的审美现实,体现出意境表现的系统性和体系性,并通过审美和创作实践,对意境的美学内涵进行不断丰富的追求和创造。中国美学对于意境的贡献,在于其理论对于社会现实性基础的遵循,也在于通过意境提升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的能动性,这些都是其美学品质内容和组分。

  一、避免西方美学局限性的中国传统美学观

  摄影意境理论源于虚实相生的传统美学观,所形成的审美、创作意识体系是东方或者中国的,其阐释也是意象性,从而避免西方美学的局限性,并使得主体于意境的体悟成为可能。

  1. 西方美学对于摄影意境理论的局限性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世界的科学、技术都有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在思想领域形成了以数理理性工具为主导研究格局,这给艺术领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如在创作中存在惟工具论、惟技巧论泛滥等问题,其"真"、"善"、"美"认知往往割裂,并在艺术审美和实践中拘泥片面,忽视整体。或者强调主观,将经验的感官感受等同于美,而近于经验主义;或者强调客观,将对象的属性概念等同于美,而近于理性主义,或如所谓"客观美学";或虽结合主观、客观,但也有忽略美的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问题,这些都代表着西方美学理论失误和理论困境。对此,源于东方坚深智慧的意境论,不失为于西方美学理论悲剧的救命"良药".意境论及其所包含的品味、风格等概念体系,能够较好地将美学领域统一于学术现实的差异,阐释美感主体差异问题,并在哲学的整体层次和构架上,使美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通过意境论加以统一,使现代美学的审美感受,宏观统一于意境的审美关照之中,这些可能都是近现代西方思想框架下的美学理论较难应付的。

  2. 意境虚实相生的美学观

  摄影艺术因于社会现实的意境基础而造就了美学表现的理论可能。摄影审美和艺术的现实性在于深入人类生存实际本身,这也同时是摄影理论所应有的立足点和最核心的部分。摄影实践的基础应该也必须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这就要求摄影活动和行为遵循艺术领域相关的辩证法则。朴素地看,摄影实践行为和方式应依据的是社会现实界定的真实的场景,一般需要避免过分粉饰、夸张、虚构成分,目的在于审美和艺术中表现真实世界现实的发展、变化,以及于"天地大美"的追求,这些也都是在真实世界中能够引发人们的现实关注,并唤起社会的良知。意境的社会领域,即场域,间接地确立了艺术、审美活动的实践方向和目标,也在摄影过程中具体地确定了被摄对象,并从意境的审美角度深入到对被摄对象的真正了解和应有的尊重之中。场域产生的艺术和审美方面的新意,融入其意境、品味和风格等方面,共同指引艺术实践的行为和形式。由此,也使得其艺术、审美更具社会价值,并在艺术实践方向上更为明晰和确定。

  意境理论通过对于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将社会、文化的现实背景密切联系和统一起来,形成了意境审美和艺术活动认识的深化,这种理解就将审美现象的认识,从有限提升到无限,实现由实到虚的意象性的领悟和顿悟的提升。这种提升既联系现实社会,又直达文化本真,是对于世界、人生等更为广阔领域存有的审美现象的概括、认识,从而在审美和艺术的实践活动、行为过程中形成自在自为的意境境界的提升。

  区别西方美学的认知和理论阐释,中国意境理论传统上就一直遵循着朴素辩证法,在意境、情理、虚实等辩证关系中达到审美的文化、文艺追求,而西方只是黑格尔美学之后才于艺术辩证法有所涉及。意境的现实性范围主要由审美的社会场域所确定,这也就是其美学意境的社会现实的界域。因此,意境的美学价值中相对重要的依然是社会价值,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意境的社会现实的立足点和审美基础,其实践的目标和方向通过意境的品味间接的体现,这是区别于价值说教的意境实践的形式指引,并在具体审美和创作中,最终落实到艺术作品的现实化和物态化,并实现新的意境、品味和风格。

  审美活动及其观看理念可以由意境理论加以理解和阐释,这种理解和阐释使得意境界域内的审美要素产生协同效应,从无序到有序,从偶然到必然,从不确定到确定的发展,而完成意境的境界深化和提升,这种意境内的同构作用会形成意境审美类型差异的区分以及之上结构完型,品味就是对意境审美类型的社会性的反映,它更加便于意境的言说和阐释,这使得美学范围能够拓展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的宏观场景。

  3. 创作审美意识系统的方向和意境的感性体验

  整体看待我国文艺创作,其中包括摄影艺术,有相当多的作品其创作手法都是归于含蓄的风格类型的,这仿佛是印证了这种意境的逻辑方向,所有意境作品都有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的含蓄的演进方向。但从意境虚实辩证的角度看,审美和创作实践中物境、情境、意境三者则应是循环往复、相辅相成的辩证逻辑关系,整体上更是能动于精神气势、气度、气魄的复杂应用。所以,品味的类型结构,除了前后关系外还应有循环关系,这类似于《易经》的卦爻关系结构,既有局部类型差异,又有整体结构完型。

  意境的感性体验是在意境界域内物境、情境、意境的循环往复的基础上,形成的审美意识系统的美感体验,也因为意境境界的主体性升华的同时,导致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方面的成型和演变。因此,意境系统除了以界域区分内、外要素之外,还通过意境主体的审美结构类型形成人和社会的实践关系的纽带。这里的审美结构虽然也包括主体的心性成分,但最核心的仍旧是社会现实成因,这一点明显地区别于西方美学仅仅通过审美心理类型的所谓"本体"阐释。因此,意境品味不应是某种理想性的抽象概念,而是从社会现实人性的分化具体出来的,成为审美意识的形式方向和指引,其本身也是审美意识系统的根本范畴。

  意境品味是由现实的主、客观多因素所决定的,对其辨别一般会有相对的模糊性,当然其完型结构类型也不可能完全列举。在审美和艺术实践中简单地看,意境品味就是审美的现实需要和主观倾向的反映,审美现实需要源于审美形式化的定向和相关动机,而审美主观倾向则是社会认知和个体情感共同构成的审美总体化的统一。

  二、摄影意境理论美学品质的基础

  由审美意识出发形成的意境理论,既是摄影意境理论美学品质的体现,也是其立足点。

  1. 美学品质的范围和内容

  摄影美学的品质,就是其美学价值,是对于审美的主体、客体及其对象的艺术形式的探索,以及对于可视对象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的获取。摄影意境理论融通东西文化美学意义的差异;规律性地认识摄影美学品质、品格的表现,有利于将摄影意境的营造作为审美和艺术实践的核心。在意境表现中,将审美意味作为不断提升的形式属性,并关照于社会价值方面的精神追求,可将摄影意境理论的美学品质聚焦于现实世界独特的意境视角,进而不断地提升摄影艺术审美媒介特征。

  影像实践在于主体、客体及其对象的艺术形式的探索,是在遵循社会现实性理论和实践规律性的基础上,挖掘现象本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以意境的营造作为审美和艺术的核心,记录和保存现象所具有的社会历史价值,并于影像的社会性、历史性和艺术性等方面有所体现。

  摄影也有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征,如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事物现象的美学本质和内涵,并使其审美和艺术行为成为永恒。简单地看待摄影创作,似乎只是通过摄影媒介把握和捕捉到生活事件中"决定性瞬间"[1],使之呈现出现象本身的形态和意义。但是,这些摄影艺术行为的功能和现象,都是需要理论整体认识和应用的。以此为基础的影像实践,也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的时空界域,尽可能地把握世间万事万物变化本身,并于生活中哪怕事件、事物的细微处,能动地实现美学内涵、主题的追求和创造。

  2. 摄影艺术的审美意识

  对于摄影意境审美意味的要求,需要拍摄者尽量地接近拍摄对象,这种接近更包括社会价值方面的精神追求。也就是说,对于审美意境理解越深刻,主体文化修养越丰厚,摄影实践的内涵也就越深刻,也更容易得到优秀深刻的作品。审美意味就是西方美学所谓"审美意识",也就是审美活动能动作为和知觉、感悟等广义美感,还包括相关的思维、意识等。这对于中国摄影人来说,更需要从中国美学文化视野出发,聚焦于现实世界相对独特的审美及艺术媒介特征,敏锐地洞察它们的社会价值和艺术内涵。

  意境的审美意识既包括审美感性认识,也包括审美理性价值,它们是在充分地考虑了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并从文化背景的底层、深处继承传统学术思维习惯的基础之上,实现认识和价值这两者的辩证统一。意境的审美意识可以在意境界域内游走于认识论与价值论这两者之间,并通过意境品味而得以显现和反映,具体的审美意识栖居于具体的意境之中。

  3. 摄影意境理论的立足点

  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这一概念能在最大范畴上使得"真善美"得以相对完美统一,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品味类型的完型结构,并应用于摄影等具体的艺术门类。西方所谓的纪实性摄影,往往比照所谓"虚构性"艺术摄影,成为相对的极端"写实"类型,从意境理论观来看,即便纪实性摄影,也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境"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的形象表意。

  品味作为摄影实践形式指引的前提基础,也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审美场域,随物赋形的选择、抓取现实和生活中原生、丰富、鲜活的现象,并追求趣味、情调和境界,而成型于影像文献和图片报道。其出发点是现实的、能动的和创意的全面反映自然生态、社会世态及主体心态,其目的在于突出意境审美特征,促进情与景在人和自然、社会、自身等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将形、神、情、理等统一于社会历史的现实的典型表现,并于摄影艺术审美类别方面,追求艺术和审美行为的意韵和趣味。

  总之,区别于西方美学,意境理论通过以主观的"意"和客观的"境"这两类基本范畴,辩证追求艺术和审美的趣味、情调及境界。意境理论的立足点在于现实的社会的时空场域,其界域应是审美和创作现实的、能动的、创意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情与景才有可能有机地结合,形成虚实相生和情景交融的意境的形象表意,于形、神、情、理之上辩证统一于无穷韵味。品味为意境主体的能动前提,形式指引其审美实践的思维和意识的方向。

  三、意境审美和艺术实践及意象的新意

  摄影意境理论基于社会历史现实和生活行为实际,并追求于"天地大美",这就需要其美学意义围绕审美类型,聚焦意境品味的辨识,从而指引审美和艺术实践,在具体的现实文化场域中获取意象的新意。

  1. 意境理论的实践性对于世界美学的贡献

  现代摄影更加着重于现实观看感悟,更着重于影像的视觉经验,关照于我国文化审美传统,在辨别意境有无的基础上,还需要适应现代艺术本身的发生和发展,于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方向进行审美思维和思考。此外,其理论不仅需要适用于当代艺术领域,还应适用创作之外更为广阔、复杂的审美活动和行为;创作和审美日渐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思潮和现象,笼罩于当代现实的艺术、审美领域。现代摄影领域在此背景下的"观看理论"等理念又重新恢复和焕发活力[2],摄影于"观看"的特殊艺术功能,不仅能够上升于观念等的表达,还具有言说、交流方面的巨大潜能及优势,"读图时代"的悄然来临就可见一斑。当然,摄影主观现实表现的增强的同时,主体审美思维的日趋复杂化也成为必然,摄影的主观表现更加超越于现实描绘,呈现某种感悟性的审美创造,而非必然的被看见。由此,更需要区别西方思维习惯,更关照于个性差异性的摄影意境理论,并完成在此基础之上的理论阐释和言说。

  在摄影艺术实践过程中,仅限于意境有无的辨别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品味和风格方面的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表意还是写实的艺术创作,都需要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考量,基于东方文化背景的意境理论,从不否定具体的艺术门类相关的经验性的积累和运用。摄影之类的艺术创作,除了创作理论外还包括审美活动,也由意境理论的基础而形成相应"意境审美观看"等的审美理念,这些审美理念也都便于审美交流、言说。

  意境理论对于世界美学的贡献,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范畴,如"意象"、"品味"等概念,它们所蕴含的艺术的本体性追求,具有创作和审美跨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因此对世界美学有所贡献和价值。意境主体通过意象、品味等概念指引创作方向,也将无限的意境时空在艺术活动中体现,其主体在享受意境之美的过程的同时,自身也有复杂化的一面,特别是社会属性方面,主体间也会有着各不相同的美学价值属性,这是意境的品味差异性的主要原由。

  2. 社会历史现实的美学意境特征

  意境的新意也应源于文化背景。"光社四杰"之一的陈万里就认为,摄影不仅是自我个性于美术价值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应发扬和表现中国艺术的特点和色彩。这就表明了中国摄影理论初建时就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并为其美术价值和意境的个性表现提供了可能,这也是意境理论如今日渐被西方文化所接受,并对世界美学有更大贡献的原由。摄影意境理论建构也需要对于意象的深入认识,陈万里在《大风集·自序》中认为:架上艺术等传统艺术形式转变至今,"意象"也应该以全新的姿态表现[3].意境这一美学范畴,实较之西方美学的"审美",可能有更广阔的内涵及更大的理论适度,由此也有于世界美学更大的拓展和贡献可能。意境因其意象组合而升华,于创作和审美,都在主体参与的同时还有相应的审美享受,同时与虚实辩证的建构意境对象形成意象的谱系,完成意境的境界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通过意象材料固化为作品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是境生于象超乎象的升华过程。创作意象建构过程,也是从有限的现实时空扩展到无限的意境时空的过程。

  当然,意境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并因为其界域区分为内容和环境,两者除了同现实世界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外,其中的内容既包括意识成分,也含有无意识、潜意识的成分。由此,无论对意境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如何建构,都会因其本身的多要素和不确定性而具有复杂性。所以对于意境,可从本体意义上通过意境品味的体悟和辨别,来对其复杂度进行简化认识。比较意境系统的复杂度,由自然到社会,再到人文,最后是艺术,会按这个走向递增,这个走向也会因意境中无意识的成分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复杂度。当然,复杂度增加时,不确定性也相应的增加了,这也同时导致了主体自由度的增加,使得意境的审美和创作的自由更有可能展开,对此,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意境的实践中也就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了。

  3. 意境品味是其审美品质的关键部分

  意境的审美和艺术活动,在于品味之下协同直觉、灵感的创造性,其社会源头也是品味。它们是在普遍原理作用下的美学范畴的实践和表达,具体的是意境中的"形象组合",也就是意境的意象谱系的显现。这种意象谱系是于现实的宏观整体层面相对完整的概括,是于无限多的审美表现中对最容易表达方式的选取。这就需要从诸多表达路径中高效地选取相对容易的表现途径,对此,也需要品味的形式指引。

  品味又是意境的能动的一部分。意境理论及其美学意义还在于审美的、现实的、能动的有机结合,并由此形成的创意和趣味统一于情与理,形与神,情与景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表意形象,也就是意象的谱系,使得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具体于艺术创作,如摄影等,现实生活的情、景有机结合形成艺术化的形象,是于小见大的通过有限的意象塑造和建构内涵极为丰富的作品,其基础也在于意象谱系所形成的意境,它就是创作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土壤和宝库。这些代表着意境的现实美学,而由此前溯的则是意境的品味美学,也就是说意境品味大致指的就是其社会价值和品质。品味是意境的前提预设,含有意识形态的成分,是意境审美的趣味和艺术创作的社会实践动力,当然也间接地反映了意象的社会现实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抽象还是写实的艺术创作,都需要品味的形式指引,艺术作品不仅是现实的成型之物,更负载了文化背景和品质体系,并留有社会历史的时代印迹,而具体的表现却是无限丰富的,也就是意境的"虚"的部分,这些留白处所展现的也是无限丰富的中国文化的特征谱系和基因。

  具体如摄影,艺术价值积累在于意境价值内涵的深入,也就是意境境界的深入,除了其社会价值提升,思想根源的深入之外,还包括意境界域内本体性的辩证思考。在其美学意境内形成虚实相生的演化关系中,品味的形式指引将艺术素材实践化、物态化,并在创作上进行意境的艺术表现,成为成型的艺术作品而负载新的意境、品味和风格。

  4. 意境理论及其美学意义

  意境理论还应包括意境的风格、品味的类型性区分和差别,在意境审美类型的区分方面,也不能够简单地以风格代替品味,因为风格和品味的都是意境理论的美学品质不能够分割的内容。

  中国摄影先驱刘半农先生提出的"摄影分类说"将摄影分为写真和写意两类,这种相对朴素的摄影类型区分,一般被认为是摄影风格的类型区分。其实,更可以看成是最为朴素的摄影意境品味的区分、辨别和认识,这在其所提出"写意"的摄影类别中表露无遗。"写意"是艺术素材实践化、物态化,是"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照相表露出来",将审美的现实性、能动性有机结合。所谓"有境界自称高格",摄影的"写意"是意境之上的"有所寄籍"的品味,这种品味也是创作及审美意境的社会价值和品质。摄影家的意境通过照片所表达为成型之物,成为意象塑造和建构成的作品。作品富含的个人情感也因创意和趣味而吸引观者品评,这些都自觉或者不自觉都显现了意境所包含的品味的指向和引领。由此可以认为,中国摄影理论肇始时期就有着丰富的中国古典文艺背景并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特征谱系和基因,其创作尺度和艺术评价也都是体现文化背景和文艺品质的体现,并于意境实践过程中能动地进行本体性的辩证思考,将意境内形成虚实相生的演化关系引入摄影创作和玩赏之中。

  四、摄影意境理论美学品质的实践意义部分

  摄影意境理论的美学品质既体现于理论,也体现于实践,特别是实践方面,意境理论于世界美学极具贡献,这些在意境实践的操作和表现可见一斑,由此形成的理论和概念也是美学品质的内容和成分。

  1. 意境的美学品质包括理论、实践方面的意义

  意境的美学品质既包括理论方面的意义,也包括实践方面的意义。在理论上,它通常是指意境美学的思想性及理论性,具体为阐释模型和意识活动。其中阐释模型是在艺术及审美实践中,辩证运用意境理论及方法,深化于艺术审美的全过程。阐释模型同社会现实相关,既受制于社会现实,也关涉创作主体的主观个性和创作客观情境等特征。此外,意境的美学品质更在于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继承和延续,对于审美感觉、经验、理想、情趣等广义的美感,在意境基础上能动的反映。

  2. 摄影意境的概念、理论的艺术和审美实践

  摄影在进入我国的同时,也伴随着对于摄影理论逐渐认识和探究的过程。刘半农在《半农谈影》中就开始对于摄影的艺术实践做经验化、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4],这不仅将摄影纳入了艺术门类、领域,更重要的是并非简单地将理念范畴纳入某种思想范围和理论模式而固执于所谓"理论"的概念及定义的争执,而是跨越东西文化的背景差异,在中国哲学、美学传统基础上,对于摄影艺术创作规律性的探索性应用,力求解决意境审美创作何以进行的可能。从文化方面将摄影理论民族化和个性化,其视野包容自然、社会、思维、情感的整体,着力于承接传统文化而于艺术天地大美的追求。中国摄影理论初创期就开始的本土化或中国化探索,其建构的雏形至今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这一点看就不难理解,摄影意境理论、理念正日渐被东、西美学界和艺术界重视的发展态势和现状了。

  如果比照西方研究范式,对于意境概念大致是会形成这样的范畴定义。意境概念是文艺创作和审美活动中确切的界域,因主体的参与而获得美感,完成意境的超越而达到新的境界,意境中由意象虚实演进而完成从基础性有限时空拓展到意境的无限时空,等等。这些定义或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助于对于中国文化背景下传统意境理论的现代理解、认同和阐释,使意境理论有可能超越历史的文化背景,而于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美学以理论贡献。但是,意境范畴中所富含的审美意识就有诸多不定性,这些可能都不是单一的概念、定义、观念等所能清晰的阐述、言说的,而对于意境统觉之上的多种意象的杂多的对象性感悟、认识和把握,更需要多层审美意识的结构的实践上整体的把握。

  3. 中国摄影意境的理论和实践

  在摄影进入我国早期,就有将摄影审美和创作的诸多不定和复杂因素纳入意境论的构建的可能,如刘半农等光社成员的实践就包括对摄影艺术经验的感受、体验和超越,以此于相对清晰的条理性言说和阐释,并在实践中将摄影活动和行为系统的栖居意境之中。由此产生的摄影创作和艺术,都基于中国美术传统和美学习惯,对于对象形成诸多意象进行整体感悟和实践把握,并兼顾倡导摄影艺术的个性化和民族化,这种于摄影艺术创作和审美规律性的探索,至今也极具意义,成为中国摄影艺术理论的源头和奠基。

  较之西方审美,意境作为美学的范畴可能更有理论内涵,以及更大的理论适度,意境理论也日渐被非东方文化背景的学者接受,但从整体现状看,其美学范畴至今还未被西方的学者普遍接受。西方美学研究者往往倾向于所谓"理论"的概念及定义的争执,而忽视具体的艺术实践和现实的联系。反观中国美学精神和观念所体现的,往往并不是简单的将理念范畴纳入某种思想范围和理论模式,而是将如"意境"的范畴理念应用于具体的艺术门类,并联系形式化、总体化之上的统觉性的认识和体悟。意境审美目的在于解决意境审美何以进行,也就是从意境创作实践的角度,体验源于意境艺术创作,归于意境艺术创作的天地大美,意境审美的领域已跨越东西文化的背景差异,而于创作和审美实践的应用性的统一。也因为其文化背景超越性和理论内涵的丰富性,在意境理论可操作性问题和研究方面,至今还是缺乏理论梳理和理论阐述。如果意境理论要对于世界美学有所贡献,及被西方学界进一步吸收和接纳,都还需要对其更科学化的研究梳理,使得其概念定义更为明晰,并更普遍地被东、西美学界公认与接收,当然,这还涉及东、西方艺术和美学领域的研究和言说的方法、方式的区别。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发展,意境的审美价值也将积累和充实新的成分和内容,源源不断经过现实生活的补充而发展。总之,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意境的概念范畴具有对自然、社会、思维、情感的整体包容的可能性。意境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意识以及无意识、潜意识成分在异质同构性的作用下,有可能将"象"的谱系与"境"的品味、风格,凝结于有意识的审美类型存在并表现于作品,由此,主体不仅仅能够感受、体验和超越其意境中,甚至可以对其言说和诠释,但更为主要和重要的是主体能够自由栖居其间。

  4. 意境的境界表现的能动和新意

  意境有助于摄影主体发挥能动性。现代主义摄影都强调探索摄影本体,如"摄影分离派"等都着重于摄影自身存在的实践意义,这同意境主体能动于境界的提升,通过意境体悟而形成意境时代新意是一致的。而对现代主义有颠覆意义的后现代主义摄影,强调的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融合,这同意境理论文化适度也相一致,其艺术表现是将摄影作为表现工具,而对于摄影意境世界的普遍艺术价值和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审美类型方面认知和艺术实践。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摄影都不再将摄影仅仅作为反映客观现实的工具,而是成为一种前期能动干预下的着重创意的媒介和手段。对此,现当代摄影同传统美学所谓"优美"类型已渐行渐远,从这方面看,源于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意境理论必将以其较强的同化性和亲和力,融入当代艺术、当代摄影的潮流之中,而以其品味为其意境类型的基础和起点,而于创作的明确的形式指引。

  意境的表现一方面在于形成对意境表现的作品,另一方面也在于意境的主体的境界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技法不断丰富的同时,意境的审美价值也将积累和不断地丰富,充实的新的意境因素也会成为艺术之源,必然产生新的时代意境。

  从风格乃至技术的角度看待意境的实践,创作之初因具体实施操作等原因,此阶段的艺术创作和审美,往往反复缠绵,显得细细琢磨,曲径通幽,形式上则会显得"以少胜多",也就是风格的简约和品味的含蓄,并为其意境审美类型的基础和起点,这一现象同西方美学所谓的"优美"的审美类别起点是相一致的。朴素地看待艺术如摄影实践,其摄影主体在拍摄初期往往优美、清新、含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事物自身的审美意义和价值的深层次的艺术建构,并应运用象征隐喻等创作手法。

  五、结语

  本文力图从意境的实践视角,梳理和阐释了摄影意境理论的审美品质。立足于中国传统虚实相生的美学观,避免西方美学的局限性,审美和艺术实践于意境品味的品鉴,而获取意象的新意,同时也力图将其审美品质的内容和构成要件于世界美学有所贡献和补益。本文内容只是摄影意境理论美学品质的重要部分之一,另外还至少有包括其能动视角的相关论述和阐释,将会有另文相续发表。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弗里曼。决定性瞬间--迈克尔·弗里曼的摄影瞬间捕捉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2]刘旭光。作为交感反思的"审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美观看"理论的反思与推进[J].社会科学辑刊,2017(1):181.
  [3]徐希景。陈万里--中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J].中国艺术时空,2015(6):26-37.
  [4]杨扬。刘半农谈摄影话美学[J].新文化史料,1996(5):59-63.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1217/167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