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毕业论文 > > 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_工商管理
管理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_工商管理

摘要: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 第三方物流在20世纪末从日本传入中国,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制造企业越来越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业务的发展,而将辅助性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的兴
关键词: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工商管理,

环艺设计,房客通官方下载,清明节的谚语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

第三方物流在20世纪末从日本传入中国,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制造企业越来越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业务的发展,而将辅助性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对第三方物流表现出极大的需求,这些都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成熟,仍处于发展阶段,尤其在成本控制方面仍然很弱。商务部流通发展部门的有关人员在贸易和物流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2014年我国物流总成本的比例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约比世界物流总成本的平均水平高7%,超过发达国家1.5倍。随着中国的入世,外国物流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物流市场,如联邦快递和其他大型物流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面对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大、专、精”,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物流成本高持不下,非标准服务,交货缓慢,损坏物品,高频率的投诉,以及大量新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进行恶性价格竞争。面对如此现状,怎样通过创新增值服务发掘潜在客户,利用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提高竞争优势,拓宽盈利空间,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低成本、高服务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成本控制对于提升核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仍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将成本归集于产品而不是物流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物流活动,导致成本没有被全面真实反映出来,从而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导致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业务成本,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1.包装不合理

物流企业的包装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4%,虽然占比较小,但物流的每一个环节和活动都会对物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许多物流企业往往仅是为了包装,而不是为了保护货物,导致货物受损,产生业务纠纷。

包装的不合理,一方面是包装设计的不科学,包装形式单一。比如每年玻璃制品货物在物流中由于包装问题的损失达数吨,这基本上就是因为其中的内部缓冲垫设计不科学。另一方面是商品包装过于简单或密封不严,在运输过程中破裂也会导致货物的丢失和毁损。其中毁损占6%,而丢失短少占16%,保价赔偿问题引发的纠纷直线上升。最后,包装时纸盒和胶带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浪费,增加包装成本。因此,包装设计不合理,包装不规范,不仅会影响顾客的服务体验,破坏企业形象,还会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

2.装卸设施落后

我国第三方物流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比如宜宾安吉、中远等,其基本物流功能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明显的劣势就是分拣技术和装卸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

装卸处理需要垂直或水平移动货物,如果说货物很重,必然要用到相应的物料搬运设备,这时候先进设备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但是我国的设备相对落后,一些装卸工作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力,导致劳动力过度消耗且处理效率不高。据统计,2014年物流搬运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例约为10%,大部分物流企业的装卸成本都在这个界限上下浮动。

3.仓储管理不足

仓储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中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一个大型的物流企业来说,仓储成本的控制牵制企业整个物流成本的控制。据有关调查显示,2001—2013年,我国物流企业仓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增长率约为30%,但仓储管理水平并没有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大而显著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对仓储的深刻认识,认为仓储就是简单的中转、保存货物,而忽略了科学进行仓库选址、货物摆放盘点,忽视仓储期间各个环节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导致仓库质量低、货物摆放混乱,设备利用率低,整体效率不高,从而增加了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

4.运输空载率高

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运输空载率高的问题。空载率在中国物流企业达到30%,超出发达国家的两倍,尤其是在返回途中,卸载后的空载率特别高,这是不合理的。空载的现象,反映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调度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运输设备,这不仅造成人力的浪费,还有各项通行费用、停车费用的浪费。然而运输过程中的职工薪酬、燃料费、通行费都是运输环节最重要的成本,总和约占运输成本的80%。众所周知,劳动力成本在上涨,燃料成本也在上涨,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车辆利用率。

四、加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留住人才

第三方物流是服务性很强的行业,其对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比较高,但是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一直存在人员流动率高、招工难、招工成本高等问题,顺丰也不例外。要想降低员工的流动率,降低人力成本,就必须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留住员工,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直接与客户接触,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对于客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吸纳优秀人才,开发现有员工,保留现有员工,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集体归属感,一方面能够降低人员流动率,减少后期的招工成本和新员工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物流业务流程运作的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减少由于人工失误造成的损失和成本。

2.提高运输的科学性,实现运输合理化

运输在物流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物流总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是拓宽盈利空间的重要环节;科学性与合理性是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前提。

首先,开发专业有前瞻性的物流运输信息技术,为建设完善的物流运输网络,提高物流服务实时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其次,提高运输决策的科学性。根据信息网络,合理调配运输设备,科学规划交通路线,根据货物选择最佳运输方案,综合利用公路、水路、管道、航空的等运输形式,从而在运输环节降低空载率、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最后,加大先进运输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淘汰已经落后的运输设备,提高单次运输实载率。尽量发展直达快运服务,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减少动力资源的浪费。

3.加强技术改造,优化仓储布局

仓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对入库、装卸、保存、出库等环节进行流畅控制,将会导致仓储管理效率下降,管理成本增加,服务质量得不到提升,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首先,优化仓储布局,发挥地域优势。大部分快递企业均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区域。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科学选址,积极利用活跃的经济环境、便利的交通、快速的信息传递等优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对于仓库来说,地理位置优越是一种隐形的财富和突出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加强合作,解决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调整仓储布局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和设施的更新引进,使其更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减少不必要的仓储成本、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

其次,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经营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继续优化和改进管理技术,与国际接轨。加快引进先进而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拓宽增值服务领域,是仓储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比如可以借鉴中储公司的经验,通过对仓储市场的深入分析,开展直达运输等优化性增值服务,在降低客户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仓储成本。

4.统筹决策,注重“效益背反”原则

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原则是指在物流各要素之间,物流成本的此消彼长。比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提高配送的速度和效率,在部分地区新设仓库,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仓储成本;再比如企业投入资金引进新设备,在增加仓储装卸设备折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还应当统筹考虑,注意此长彼消、此盈彼亏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丁雅婷.联邦快递和顺丰快递竞争优势比较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2] 孙先强.国际快递企业发展对我国民营快递业的启示[D].苏州:苏州大学,2012.

[3] 刘莹.顺丰快递的管理瓶颈及对策分析[N].网友世界,2012-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