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中国舞蹈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音乐学毕业论文

中国舞蹈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摘要:舞蹈学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七篇:中国舞蹈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摘要: 舞蹈批评在艺术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已经越来越为学者所关注, 舞蹈批评学的学理建构也开始在跨学科的基础上起步。当前, 由于学界对舞蹈批评的现实实践和历史成果的研究并不丰厚, 从
关键词:中国,舞蹈,艺术,理论,话语,体系,建构,

inaba chiaki,11 eyes,赵露的胸围

舞蹈学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七篇:中国舞蹈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摘要:舞蹈批评在艺术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已经越来越为学者所关注, "舞蹈批评学"的学理建构也开始在跨学科的基础上起步。当前, 由于学界对舞蹈批评的现实实践和历史成果的研究并不丰厚, 从而使得舞蹈批评学的学科建设在实际中仍"未完成".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 为当前包括舞蹈艺术在内的艺术批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原则与方向、提供了体制与机制保障, 有力推进了艺术批评与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在舞蹈学术研究中, 批评与评论研究亦成为热点与焦点。将舞蹈批评理性的、个性的视角介入当代舞蹈发展实践的历史书写的学术意识和现实行为是存在的, 但是将其系统化、整体化、宏观化, 真正使"史"与"论"相融合, 进而为中国当代舞蹈发展实践背书, 成为学科建设与完善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艺术批评; 舞蹈发展; 历史书写; 艺术实践; 学科建设;

  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是艺术学学科体系建构的基本核心。以"民族性""当代性"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艺术学的构建, 既要呈现出从艺术本体及其呈现形态内部规律的揭示中凝练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性, 又要概括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语境中的艺术实践的时代特征1.舞蹈学的中国特色或者说是中国舞蹈学的"民族性"与"当代性"同样是在舞蹈艺术实践以及与历史书写有机结合的整体观照中逐步明晰起来的。在这个有机体的建构中, 注重研究方法与理论阐释的舞蹈批评, 既是舞蹈艺术创作实践的学理思辨, 更是对舞蹈发展的批判性思考, 最终实现中国舞蹈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舞蹈学

  一、关于舞蹈批评的研究现状

  关于舞蹈批评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世纪以来, 特别是在习近平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如于平发表在2000年第1期《艺境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上的《舞蹈评论与舞史研究方法论二题》一文, 可被视为新世纪伊始率先划分了"舞蹈评论"中"批评方法"类型之作;其后他发表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 的《价值学视野中的舞蹈批评》一文在论证舞蹈批评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舞蹈价值学的构想。

  目前关于舞蹈批评学的专著成果尚不多见, 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注重于学理、学科层面的思考与研究, 以及批评实践的汇总与梳理。如陈建男、吴海清合著的《舞蹈批评方法论》 (2011) 以舞蹈批评方法研究为中心, 侧重于艺术理论层面关于舞蹈批评方法论的研究;吕艺生主编的《舞蹈批评学研究》 (2012) 分为上下两册, 共有四编:文艺批评的理论与方法、舞蹈批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舞蹈批评与舞蹈创作研究、舞蹈评论与作品分析, 主要侧重于舞蹈艺术实践个案研究的汇总;贾安林编著的《舞蹈批评导论及精品赏析》 (2016) 在介绍舞蹈鉴赏与批评的理论方法的同时, 也汇总了新世纪以来对于一些舞蹈精品的舞评文章;另有青年学者慕羽的舞蹈评论文集《亦文亦舞舞在当下》 (2015) 以及在北京舞蹈学院工作近三十年的李杰明的个人文选《舞蹈批评文选》 (2016) 等。

  在学位论文方面, 只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晓媛的硕士论文《论舞蹈批评的类型划分与定位》 (2015) , 其他关于舞蹈批评研究的论文则相对丰富, 均为舞蹈批评的散论, 涉及舞蹈批评的研究方法、学科构建、类型划分等。其中鸿昀的《对"舞蹈批评学"建构的思考》 (2002) 一文中对舞蹈批评进行了界定--"就是以人文意识形态中的文化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工艺形态学等单纯的或综合性的理性眼光, 来窜视舞蹈的现实事项与历史事项 (理念、活动、音响文本与符号文本等) 的一种理性建构活动。是将舞蹈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 有机地应用于舞蹈审美评价、历史评价实践的一门应用性学科"3.张娟的《浅谈舞蹈批评对舞蹈发展的作用》 (2011) 从论证舞蹈批评的作用出发, 指出现状与问题, 也指出了其未来发展应借助中国美学、文化、哲学、历史的理论背景和方法的跨学科思路;史玉琪的《舞蹈批评对舞蹈发展的作用及现状分析》 (2012) 则论证了舞蹈批评在舞蹈欣赏以及舞蹈大众化交往间性中的作用。

  2014年10月, 习近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 为包括舞蹈艺术在内的艺术批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原则与方向, 提供了体制与机制保障, 有力推进了艺术批评与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在舞蹈学术研究中, 批评与评论研究成为热点与焦点, 其中《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曾组"舞蹈批评研究专栏", 吕艺生的《中国舞蹈批评的文化自觉》、于平的《形态分析的舞蹈评论--新时期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取向 (中) 》4、周志强的《舞蹈批评如何可能?》、吴海清的《身体在世性:被舞蹈批评遗忘的起点--现象学视野中的舞蹈批评之反思》四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当前中国舞蹈批评的发展与现状进行论述, 以更好地厘清舞蹈批评的学理背景, 构建舞蹈批评的学术规范, 促使舞蹈批评朝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 邓佑玲的《关于舞蹈艺术评论问题的思考》 (2016) 从创作者、表演者、评论者与受众四者的闭环关系引入并展开, 结合当下艺术现象, 剖析了舞蹈艺术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指出当代舞蹈艺术理论和评论工作者应站在人类历史和艺术的长河中, 在精神文化的引领下, 怀抱对现实生活的真心, 具备跨学科的理论知识框架, 坚定"刺刀见红"的批评态度, 才能成为真正的舞蹈艺术评论者。许锐的《舞蹈评论是通达生命隐喻的路径》 (2016) 一文指出如何用身体去思考, 如何把身体的经验转化为语言表述, 成为舞蹈和舞蹈评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舞评需要找到用语言表达和传递舞蹈身体经验的方式。慕羽的《舞蹈批评四问》 (2016) 通过对"舞评为谁""何为舞评""为何舞评""谁来舞评"四个问题的回答探讨了舞蹈评论的核心问题;其《中国传统舞蹈批评特征及模式刍议》 (2017) 总结出伦理道德批评、"泛宇宙生命化"批评、"本体论"批评、"人化"批评、社会批评五种模式;其《从孔子"起舞"看舞蹈批评应有的态度》 (2017) 以舞剧《孔子》入手剖析了舞评人应具有"艺术型鉴赏"态度--"诗人的视觉""舞蹈家的眼睛"和"哲学家的头脑".曾婕的《寻找舞评的卡里斯玛--2016舞蹈批评观察》 (2016) 一文围绕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中的舞蹈批评业态进行了分析, 并就2016年度舞蹈批评的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建构舞评的层级、呼唤舞评的学术自觉、怀揣舞评的平常心、明确评论的态度。最新出版的则是由于平、叶迪、邱宇编著的《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 (上下) 》 (2018) , 该教程收入了中国舞蹈界欧建平、刘青弋等学者具有学术影响力的舞蹈评论文章, 旨在通过"文选"的研读来掌握舞蹈评论之"形态分析"的艺术观念和技术原理。

  综上, 作为新兴的学科, 舞蹈批评学在艺术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已经越来越为学者所关注, 其学理的建构也开始在跨学科的基础上起步, 但是对舞蹈批评的现实实践和历史成果的研究并不丰厚, 从而使得舞蹈批评学的学科建设在实际中仍"未完成".

  由此, 将舞蹈批评的理性的、个性的视角介入当代舞蹈发展实践的历史书写的学术意识和现实行为是存在的, 但是更要将其系统化、整体化、宏观化, 真正使两个学科相融合, 并为中国当代舞蹈发展实践背书, 成为学科建设与完善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当代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现状

  在中国当代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中, 传统史学学科视角的叙述模式较为全面、系统地呈现了当代舞蹈发展的历程与格局, 如王克芬、隆荫培的《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 (1999) 、冯双白的《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 (1999) 、《新中国舞蹈史 (1949-2000) 》 (2002) 、《百年中国舞蹈史 (1900-2000) 》 (2014) 等。随着艺术实践发展的日益丰富、学术研究方法的日益多元, 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当代舞蹈发展进行了专题化、批判性的思考与研究。

  一是基于艺术实践的舞种个案研究。艺术的实践性特质决定了其历史书写必然建立在具体的艺术实践基础上。如于平的专著《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 (2004) 对中国舞剧艺术发展历程进行了清晰、系统、科学、深刻的分析研究;许锐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之审美流变与现时发展》 (2006) 运用了舞蹈生态学理论, 在对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作品进行深入到舞蹈本体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将整个创作现象置于宏观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多维考察;江东的博士论文《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 (2008) 以古典舞的"古典化过程"为理论旨归, 通过对中国古典舞历史积淀的梳理到对其当代建树的呈现及其分析, 力图揭示中国古典舞发展规律的实质意义;邹之瑞的博士论文《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 (2008) 追溯了芭蕾艺术在中国播种、发芽、生长的百余年漫漫岁月和起伏变迁。高椿生的《解放军舞蹈史》 (1997) 和刘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舞蹈史》 (2011) 展现了军事舞蹈以及军队舞蹈编导的"非军事舞蹈"创作对中国当代舞蹈发展的推动作用;毛雅琛的硕士论文《试论"十七年"中国军旅舞蹈的发展 (1949年至1966年) 》 (2010) 通过翔实的作品例证分析了"十七年"军旅舞蹈的政治内涵和艺术风格, 并归纳了其历史地位与影响;毛毳的博士论文《20世纪美国现代舞四次转型中对东方文化借鉴研究》 (2014) 则以跨文化研究视角对美国现代舞在20世纪的发生、发展中不断借鉴东方哲学及身体智慧的现象进行分层阐释。

  二是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舞蹈艺术事象展开的研究。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使得舞蹈学研究从舞蹈艺术本体扩展到更深、更广的舞蹈文化研究层面, 对于舞蹈的价值分析与判断呈现出更多维度的"面相".如刘青弋的《中国当代创作舞路类型分析》 (2001) 从类型学的视角对舞蹈创作在"质"与"风格"方面进行种属分类的学理性分析, 对各舞种的文化形态及其当代呈现进行了剖析;慕羽的博士论文《改革开放后中国 (内地) 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 1979~2006》 (2007) 运用了跨学科研究方法, 从政治文化学视角对新时期舞蹈创作活动转型的独特历史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舞蹈创作的政治文化意义;笔者的专著《舞蹈艺术价值论--中国当代舞蹈价值分析》 (2012) 试图将传统舞蹈史学研究和新兴艺术价值研究相结合, 史论结合地对中国舞蹈艺术价值, 特别是当代舞蹈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的三篇硕士论文《中国现当代军旅题材舞蹈创作的类型学研究 (1919-2016) 》 (武小云) 、《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舞蹈创作的类型学研究 (1919-2014) 》 (段海妮) 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改编类舞蹈创作的类型学研究》 (王彦琪) 以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对现当代舞蹈发展史中的军旅题材、历史题材、文学改编题材的舞蹈创作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三是基于文化地理空间的区域民族舞蹈发展与创作实践的梳理与分析。文化地理空间对于艺术发展的影响表现为艺术风格流派的空间变化性受到特定空间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幅员辽阔的疆域分布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区域文化地理空间, 身置其间的文化艺术在语言、信仰、宗教、习俗等文化要素的影响下相应地形成了区域民族舞蹈的特色, 这也是当代中国舞蹈发展历史书写的重要内容。如对内蒙古地区舞蹈发展的研究, 有陈琳琳的博士论文《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流变及其审美范式研究》 (2016) 、韩帅的硕士论文《当代蒙古族舞蹈创作研究--以〈内蒙古精品舞蹈集成〉中的代表作品为例》 (2016) 、史晓萌的硕士论文《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的蒙古族舞蹈作品研究--以1946-1965年间蒙古族舞蹈作品创作为例》 (2017) 以及赵林平的《从〈内蒙古精品舞蹈集成〉的编纂看蒙古族舞蹈的发展》 (2016) 等, 这些成果对当代内蒙古地区蒙古族舞蹈艺术创作的发展与范式进行了梳理与提炼。再如岭南地区, 刘波的《岭南舞蹈的历史发展与思考》 (2009) 、宋敏芝的硕士论文《梁伦与广东舞蹈:区域舞蹈史视域下的个案研究》 (2015) 、陈琛的《岭南舞蹈现代化进程发展研究》 (2015) 、曹蕙姿的《岭南舞蹈的当代发展与特色》 (2015) 等, 从不同角度对广东地区岭南舞蹈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综上可见, 关于当代舞蹈发展的历史研究及其成果, 尽管呈现出由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不尽相同而导致的差异性, 但是另一方面又呈现出"论从史出、史由论证"的艺术批评之逻辑的共性特质, 即将历程梳理、实践分析与文化解读相结合的、具有批评性质的舞蹈历史书写。也由此可见, 对于丰富多样的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书写, 不能够只是艺术事象的罗列, 而是需要主体性内涵更加丰富的、方法论视角更加多元的书写方式。而如何让舞蹈批评真正成为时代与社会的一扇"窗户"、社会主体的一面"镜子"5, 需要我们进一步在艺术学的视野下对舞蹈发展历史书写的内涵、价值、原则等予以把握。

  三、艺术学视野下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

  艺术发展史的书写长期以来被误解为只是尽可能详尽地依时间顺序罗列事实和作品。这样的历史书写所建构的艺术发展史偏重平面的事象罗列而缺乏纵深的批判与扬弃, 从而使艺术创新的价值内涵被淹没在对艺术本体的工具性解析中。艺术发展的历史书写, 是为了忠实地记录艺术的事实与作品, 但更为重要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观将其与过往、当下与未来进行勾连, 运用不同的方法论去进行比较、分析与研判, 从而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立体维度中建构艺术发展的历史图景。因此, 艺术学视野下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 一方面是当代艺术发展历史书写的方法论自觉, 另一方面则是明晰舞蹈学的"特殊"和艺术学的"一般"的关系, 从而完善舞蹈学、艺术学的学科乃至"中国艺术学"的体系建构。

  从舞蹈的艺术特殊性来说, 舞蹈是典型的时间艺术, 其转瞬即逝的特点使得文本难以固化;其不可言说的象外之意、象外之境也难以凭借语言文本物化, 这就使得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不能只是尽可能详尽地依时间顺序罗列事实和作品, 必须通过综合的历史书写方式将其艺术创新、文化价值、美学精神等内涵解析、阐释出来, 从而建构起真正有历史价值内涵的舞蹈史学学科--因为艺术史的逻辑不是由时间顺序, 而是由不断进行"辩证的转换"的问题所构成的。因此, 以问题意识统领, 不论是从研究对象 (舞蹈以及整个艺术学科) , 还是研究方法 (史论结合) , "整体观"应是舞蹈批评之原则。

  从舞蹈学的学科建设来看, 我国舞蹈史的学科建设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先生的带领下, 以王克芬、董锡玖、孙景琛、彭松等为代表的第一代舞蹈史学家从文字、考古、图像等史料出发, 从无到有地搭建起中国古代舞蹈史的基本框架;改革开放后, 以冯双白、于平、袁禾等为代表的第二代舞蹈史学者, 借鉴文学、形态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论, 对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现当代舞蹈史进行史论结合的历史书写。与此同时, 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发展, 中国艺术学在广泛而丰富的门类艺术实践的基础上, 其学术框架体系的建构逐渐完善起来, 并在2011年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 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 这既是形而下的个别的艺术实践上升到形而上的普遍的艺术规律的理性自觉, 更为关照形而下的艺术实践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宽、更广泛的跨学科视野。艺术现象从来都不是孤立的, 因此对于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而言, 不仅要看到舞台上呈现出来的舞蹈创作、舞蹈表演, 还要看到舞蹈作品、舞蹈事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这不仅是舞蹈批评的对象, 也是舞蹈史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般认为, 以艺术理论研究的历史路径为基础作扩展性的设计, 兼及现行教育体制下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实际需要, 艺术学的研究可以分为艺术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三个部分1.这三个部分的划分只是学理层面的, 在实践中三者是相互交叉融合的, 也就是说没有孤立的艺术史, 也没有孤立的艺术批评。可以说, 艺术理论是在纷繁复杂的艺术事象中找到的一般性规律, 是一种经验的归纳, 而艺术批评则是通过具有普遍性的艺术规律与语言方式, 去判断和把握个别作品的表达方式与艺术价值, 是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因此, 舞蹈史与艺术学各自的学科建设发展, 为当代舞蹈的历史书写找到了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多样化的方法论, 使得当代舞蹈艺术发展史的不断重写成为可能。改革开放后, 进入新时期、新世纪, 再到今天进入新时代, 舞蹈的发展除了需要高水平的艺术创新, 更需要有理性的归纳与演绎, 从而承前启后地、辨证唯物地、有理有据地、有现象有内涵地书写当代舞蹈发展史, 进而对中国舞蹈史的历时性建构作出合理的历史评价, 同时也是对中国舞蹈史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共时性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作出客观的比较评价。

  结语

  从艺术生产的系统性来说, 作为艺术活动的重要一环, "艺术批评"的实质是一种艺术评论实践, 其主要任务是对具体的艺术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解释、分析、判断和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倡导说真话、讲道理, 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艺术实践的检验离不开艺术批评, 艺术史的书写更不开艺术批评, 因为批评并非仅仅是单个作品的评论文本,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有高度、有深度、有逻辑的批评文本是书写当代艺术实践发展的重要内容。

  注释
  1[6]王文章。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中国艺术学大系》总序[J].文艺研究, 2011 (6) :8, 7.
  2本文论及的舞蹈批评亦包含舞蹈评论。
  3鸿昀。对"舞蹈批评学"建构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 (3) :28.
  4该文上编与下编分载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2015年第2期。
  5"它 (艺术批评--作者注) 与艺术创作的历史一道, 既是时代、社会的'窗户', 也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们--知识分子、艺术家、广大受众的'镜子', 更是历史、时代和现实本身。"参见陈旭光。论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整体观"与"现代性"进程[J].创作与评论, 2014 (20) :9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1130/1670791.html